胃癌术后应警惕残胃癌

老张,2005年12月19日因胃癌做了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009年因吐血,黑便,晕倒,送往医院,检查发现是残胃癌。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胃癌术后应谨防残胃癌。胃癌手术后并不是切除了就没事了,还应警惕残胃癌的产生,定期到医院检查。
那么残胃癌是怎么产生的呢?新桥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专家朱波教授指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泌素分泌少,胃内持续低酸,胃里细菌过度生长,硝酸盐转化为硝铵类,容易使胃粘膜癌变。胆汁、胰液易反流、“倒灌”引起胃炎,有非典型性增生而进一步癌变,残胃易发生于吻合口溃疡,进而癌变。
胃癌术后应谨防残胃癌,尽管残胃癌本身并不比常见胃癌更具侵犯性,但临床数据显示,残胃癌被发现时,多为晚期或常见于年龄偏大的患者,同时多伴有小肠、肝脏、食道、后腹膜受侵犯;并且由于第一次手术的吻合方式多样,术后粘连广泛而严重,易导致副损伤。等等这些都给残胃癌的根治带来很大困难,远期生存率不尽如人意。
胃癌术后应谨防残胃癌,因此肿瘤专家提醒我们,接受过胃部手术的患者,术后5年应争取每两年做一次胃镜复查,如有吞咽不利、持续腹痛、消瘦及食欲不振者,须及时检查,不要拒绝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检查如果发现是不典型增生者,应考虑是早期残胃癌,宜尽早做手术。但是不管是手术还是放化疗,都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给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如果联合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同时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防止复发和转移,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周期。
胃癌细胞免疫治疗从整体出发,改善患者整体身体状况,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同时还能清除手术后残余癌细胞,巩固治疗效果,减少残胃癌的发生。

▼ "胃癌术后应警惕残胃癌" 的相关文章:

消化科值夜班经历经验教训

1、
我在值班时遇一消化道出血,自接班后一直心率较快,肠鸣音活跃。当时相关治疗手段均已用,并进行两路补液,考虑内科止血效果不佳,请普外会诊。当时来了一医师,认为无外科手术指征。但总觉不妥,汇报主任后,请普外科主任再次会诊,马上急诊手术。发现是小肠水平部平滑肌瘤侵蚀血管,如当晚不手术,后果难以预料。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对于病人不能存饶幸心理,如有疑问,应及时请示,毕竟出了问题,承担责任的最终是自己。
2、
一次值夜班,急诊送来一个喝农药中毒的,家属说在当地的一个卫生院已经抢救了,但是不管用,查体面色红,双瞳孔不但没有针尖样,反倒增大,双肺亦未闻湿啰音。后打电话询问卫生院抢救过程,结果得知共用了一...

常吃海带木耳缓解胃溃疡

海带木耳治疗胃溃疡
  张步桃《小病不求人》
 
    每到寒冬季节,就有年龄大的人会感到肠胃道不适,解黑便、胃出血而就诊的病例就会多了起来。我有一位80多岁的患者,他几乎每年都会旧病复发,而且出血部位都在以往手术缝合的地方。我仔细诊断之后才发现,原来主要原因是气温下降。人体肌肉、血管神经遇冷就会收缩,年纪大的人由于血管壁硬化、缺乏弹性,在胃部强烈蠕动和摩擦之下,血管壁上的微血管就会破裂,进而血液渗出,经过氧化经由消化道排出,就形成了黑便。但是如果是较大的血管破裂排出的就可能是鲜红的血液,出血量也较大、较多,情况严重的甚至可能...

怎样早期发现胃溃疡癌变?

       胃溃疡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据临床研究表明,有10─20%的胃溃疡患者有慢性发作久治不愈的病史,而其中又有10%的患者会发生癌变。
        胃酸与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及胃粘膜屏障的损害是胃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临床多因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因不良生活习惯而诱发,其症状多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返酸及呕血、解黑便等。由于胃溃疡反复发作,溃疡边缘粘膜在损伤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典型增生,此时受到致癌物质的作用后完全有可能演变成胃癌。 &n...

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便血?


1、辨别大便颜色:
①若颜色为柏油状或黑便,血液多来自上消化道,但如病人进食了猪血、中药等,大便有可能是黑色;
②若为暗紫红色并混有粘液,每日大便次数较多,多见于慢性结肠炎,也应想到有直肠癌的可能;
③若血色鲜红,则多来自下消化道,但如大量上消化道出血,迅速由肛门排出,而在肠内停留时间极短,也可能出现暗红色便血。   
2、区分不同年龄:
儿童便血多来自直肠息肉,其特点是没有疼痛;血色鲜红,不与大便相混。肠套叠的血便,常为粘液血便,呈果酱状;如有黑色、暗红色、果酱样或赤豆汤样粪便,可能是食道、胃、肠道内真有出血情况。如果肛门周围的肠壁损伤出血,则表现为鲜血附着在成形的粪便表面。还...

饭后经常打饱嗝要警惕贲门癌

    贲门癌的第一个显著的流行病学特征是其与胃远侧部位肿瘤的不一致性。 在贲门癌高发地区,胃远侧部位的肿瘤发病率很低。 流行病学和人群研究提示,贲门癌的诱发因素、病理特征、以及临床特征与胃远侧部位肿瘤明显不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远侧部位肿瘤发生关系密切,而饮酒和吸烟等则是贲门癌发病的重要因素。特别需要强调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日本、中国及欧洲等某些国家,胃远侧部位肿瘤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是,贲门癌和食管原发性腺癌的发病率则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美国白人以及英国等欧洲国家,其发病率在过去的30年间增加了近6倍,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增长速...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