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辩证
病因辨证是以中医病因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识别疾病属于何种因素所致的一种辨证方法。
病因辨证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四个方面,其中六淫、疫疠属外感性病因,为人体感受自然界的致病因素而患病。七情为内伤性病因,常使气机失调而致病。饮食劳逸则是通过影响脏腑功能,使人生病。外伤属于人体受到外力损害出现的病变。
一、六淫、疫疠证候 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来的致病邪气。六淫的致病特点:一是与季节和居住环境有关,如夏季炎热,患暑病的人多;久居潮湿之地,易感受湿邪;二是六淫属外邪,多经口鼻、皮毛侵入人体,病初常见表证;三是六淫常相合致病,而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又常常相互影响或转化。
疫疠为自然界一种特殊的病邪,其致病具有传染性强,并迅速蔓延流行的特点。
(一)风淫证候
风证,是指因感受风邪而引起的一类病证。因风为百病之长,其性轻扬开泄,善行数变,故具有发病急、消退快、游走不定的特点。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或肢体颜面麻木不仁,口眼歪斜,或颈项强直,四肢抽搐,或皮肤瘙痒。
【证候分析】风邪袭表,伤人卫气,使腠理开合失常,故见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风邪犯肺,肝气失宣,故见咳嗽、鼻塞流涕。脉浮缓、苔薄白,为风邪犯卫之证候。风邪侵袭经络,经气阻滞不通则见麻木,口眼歪斜,强直,抽搐。风邪搏于皮肤,故见皮肤瘙痒。
(二)寒淫证候
寒证,是指因感受寒邪引起的一类病证。因寒为阴邪,其性清冷,凝滞收引,故易伤人阳气,阻碍气血运行。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咳,鼻塞,苔白薄,脉浮紧。或手足拘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腹痛肠鸣,泄泻,呕吐等。
【证候分析】寒邪束表,清冷收引,腠理闭塞,卫阳之气被遏而不得宣发,故见发热恶寒,无汗;寒邪郁于经脉,则头痛,身痛;肺合皮毛,皮毛受邪,内舍于肺,肺气先宣降,故喘咳,鼻塞;脉浮紧,苔白簿,乃寒袭于表的征象。若寒邪郁结于经脉、阳气损伤,壅遏气机,则手足拘急;寒邪凝结,阳气不达四肢,则四肢厥冷;寒凝,气失温煦,筋脉收缩,而脉微欲绝。若寒中于里,损及脾胃之阳,升降失常,运化不利,则见腹痛,肠鸣,呕吐,泄泻。
(三)暑淫证候
暑证,是指夏季感受暑邪所致的一类病证。因暑性炎热升散,故为...
病因辨证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四个方面,其中六淫、疫疠属外感性病因,为人体感受自然界的致病因素而患病。七情为内伤性病因,常使气机失调而致病。饮食劳逸则是通过影响脏腑功能,使人生病。外伤属于人体受到外力损害出现的病变。
一、六淫、疫疠证候 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来的致病邪气。六淫的致病特点:一是与季节和居住环境有关,如夏季炎热,患暑病的人多;久居潮湿之地,易感受湿邪;二是六淫属外邪,多经口鼻、皮毛侵入人体,病初常见表证;三是六淫常相合致病,而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又常常相互影响或转化。
疫疠为自然界一种特殊的病邪,其致病具有传染性强,并迅速蔓延流行的特点。
(一)风淫证候
风证,是指因感受风邪而引起的一类病证。因风为百病之长,其性轻扬开泄,善行数变,故具有发病急、消退快、游走不定的特点。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或肢体颜面麻木不仁,口眼歪斜,或颈项强直,四肢抽搐,或皮肤瘙痒。
【证候分析】风邪袭表,伤人卫气,使腠理开合失常,故见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风邪犯肺,肝气失宣,故见咳嗽、鼻塞流涕。脉浮缓、苔薄白,为风邪犯卫之证候。风邪侵袭经络,经气阻滞不通则见麻木,口眼歪斜,强直,抽搐。风邪搏于皮肤,故见皮肤瘙痒。
(二)寒淫证候
寒证,是指因感受寒邪引起的一类病证。因寒为阴邪,其性清冷,凝滞收引,故易伤人阳气,阻碍气血运行。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咳,鼻塞,苔白薄,脉浮紧。或手足拘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腹痛肠鸣,泄泻,呕吐等。
【证候分析】寒邪束表,清冷收引,腠理闭塞,卫阳之气被遏而不得宣发,故见发热恶寒,无汗;寒邪郁于经脉,则头痛,身痛;肺合皮毛,皮毛受邪,内舍于肺,肺气先宣降,故喘咳,鼻塞;脉浮紧,苔白簿,乃寒袭于表的征象。若寒邪郁结于经脉、阳气损伤,壅遏气机,则手足拘急;寒邪凝结,阳气不达四肢,则四肢厥冷;寒凝,气失温煦,筋脉收缩,而脉微欲绝。若寒中于里,损及脾胃之阳,升降失常,运化不利,则见腹痛,肠鸣,呕吐,泄泻。
(三)暑淫证候
暑证,是指夏季感受暑邪所致的一类病证。因暑性炎热升散,故为...
▼ "病因辩证" 的相关文章:
肝病治疗的主要学术思想
一、肝病治疗的主要学术思想(一)处方思路
1.治疗乙型肝炎应以益气养血、健脾益肾、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如益肝泰胶囊系列、肝复欣胶囊系列、丹参强肝胶囊系列。以达到调节免疫功能,打破免疫耐受,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保护肝功能,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治疗脾肿大的目的。
2.肝硬化、门脉高压:病机以气虚血瘀、肝络阻塞为主,治宜健脾益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益气养血结合活血化瘀法,比单纯活血化瘀效果要好;疏肝通络结合活血软坚比单纯活血软坚对缓解门脉高压疗效更佳。常用中药健脾益气、养血补血药如人参、黄芪、白术、鸡血藤、白芍、首乌等;活血化瘀药如丹参、鳖甲、红花、桃仁、土元、...
[转载]中医辨证分型治胃癌
原文地址:中医辨证分型治胃癌作者:sxm201208 新华老中医专家根据传统中医治疗疾病讲究八纲辨证的原则,对胃癌辨证分型并加以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抑制胃癌肿瘤的发展。因此,中医治疗胃癌,辨证分型治疗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1.肝胃不和型:
[症状]胃脘胀满,时时作痛,窜及两肋,口苦心烦,嗳气陈腐,饮食少进或呕吐反胃,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
[治法]以疏肝和胃,降逆止痛为主。
2.脾胃虚寒型:【相关推荐】中医对胃癌的治疗
[症状]胃脘胀隐痛,喜按就温,或暮食朝吐,或朝食暮吐,或食入不久又复吐出,时呕清水,面色无华,肢...
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概述 肿瘤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威胁很大,在医学领域中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研究课题。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的学科。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者700万以上,现在癌症患者约3700万,我国每年新发病100万人,死亡80万人,由于过去许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控制,人均寿命逐渐延长,诊断技术不断提高,人类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日渐增多,因此在很多国家,目前癌症居死亡原因首位或每二位。
时至今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曾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医药,在癌症的防治研究中,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有一定疗效。许多临床资料表明,一些肿瘤经中...
【丹道】道医学入门(4)
道医学入门空净
肾的精气不足,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气不固两个方面。分述如下:
①肾精亏虚
肾精亏虚,多见于老年精亏或先天不足,也可因久病耗损,后天失养所致。肾精不足,在婴儿时可影响生长发育;在青年时可影响“天癸”的至,而阻碍性腺的发育成熟;在壮年时期,则可导致早衰,性机能减退,而见滑泄、阳萎等病理表现。肾精不足而致脑髓空虚时,可见智力减退,动作迟钝,两足痿弱等病理表现。
②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或因幼年精气未充,或因老年肾的精气衰退,或因早婚、性生活不节而耗伤肾气,或因久病肾虚失于固摄而致。...
节日特警“胃火”
胃经属于胃,而络属于脾,与脾相表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同居中焦,生理上,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两者互相配合,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既济,维持着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起着纳化水谷,提取精微,化生气血,滋养全身的作用。是机体和脏腑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胃主受纳与熟腐水谷,以降为和。当胃出现问题,则表现为:纳呆、厌食、胃胀、胃痛、嗳气酸腐、呃逆、恶心、口臭、大便秘结等症状。
胃经旺盛的时间是每天上午的7–9点,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晨时,古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也就是说,胃是人体生命存续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