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评价部属的十种心理

作为一名领导,经常要给部属一定的评价。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评价有时正确,有时错误。领导对部属的错误评价,会挫伤部属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影响干群关系,严重的还会导致矛盾冲突,损害单位的建设。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成长进步与评价相关,而起重要作用的是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包括组织评价、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而领导评价在社会评价诸因素中占重要位置,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代表了组织和群众的评价。因此,领导对部属的评价要尽量趋于正确,力戒失误。研究错误评价部属的心理,有助于领导防止评价失误,使工作更加主动,取得更好效果。
  首因效应心理。这是由第一次印象或者先前听到的信息而形成的观点去评价部属。领导一旦形成了这种观点,就会产生对部属评价的心理定势,即使部属发生了变化,有了某方面的进步,对其的评价仍然难以改变。所以作为领导,既要把第一印象作为评价部属的依据,更要看其发展的全过程,及时改变原有的看法,作出准确的评价。
  自我型心理。评价部属时以自我为标准,掺杂个人感情,看其是否合乎自己的口味,是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种人,或者是否对自己有利来评价部属。实质上,这是一种狭隘的自私自利心理表现。不是凭客观事实和政绩来评价部属,而是凭主观印象去评价,往往就容易导致评价失误,使部属对领导产生对抗心理和反感情绪。
  晕轮效应心理。即对某人印象好时,便感到他一切都好,是白玉无瑕,无可挑剔,甚至于连缺点都是可取的。对某人印象不好时,则认为部属一无是处,好的也视而不见,好也不好了,完全凭自己的喜好来评价部属。即所谓平常人们所说的那样:“看你好时像朵花,看你不好时像豆腐碴”。说白了,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方法,评价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非感情移入心理。在评价、对待部属时,缺乏同情心、关怀感,不能设身处地为部属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而是一味求全责备,恨铁不成钢。好像部属的问题就单纯是他个人的问题,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一旦部属在工作中出了点差错,就气愤填膺,严加训斥,弄得部属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感到前途渺茫,失去进取的信心。
  嫉贤妒能心理。这是有些领导见到部属能力水平比自己强,有某方面的突出成绩和建树时,感到不自在,进而在评价中不实事求是,而是吹毛求疵,横挑鼻子竖挑眼,好像这都是领导的功劳,部属只不过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工作。这是某些领导心胸狭窄、嫉妒贤能的表现。这样做的结果,...

▼ "错误评价部属的十种心理" 的相关文章:

什么样的人,再婚更难?

   

中国离婚率的居高不下,同时也伴随着再婚率的频频走低。即便有人再次冲进围城,再婚夫妻的感情更加脆弱,其离婚率比初婚者高出30%以上。在国内最有名的几家交友网站,登记寻觅的人数节节攀升,一片形势大好。但再婚的成功率却极其低下,很少有人找到合适的伴侣。对此,众多离异人士百思不得其解。
曾有男士问我:“再婚到底难在哪里?我想和您聊聊现在45至50左右单身女性的心理。”
再婚到底难在哪里呢?有多种因素会影响到再婚。但具有完美主义情结的人士,再婚的过程很辛苦,也很痛苦!
曾经有位男士,离异多年,虽然他也很用心地交往,每次恋爱都轰轰烈...

“录音门”后的心理问题

录音门”事件沸沸扬扬。有人认为,老师是好老师,认真负责才会管孩子,才会有过激的行为。也有人认为,教育体制有问题,老师根本是在发泄。
无论怎样,更值得关注的是事件背后隐含的“情结”。
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著名的ABC理论:外来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人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B(belief)才是引发人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的间接原因。
简单的说就是:不是事件,而是你对事件的认识决定了你的反应。
家长用录音的方式来证明老师打骂学生,老师存在问题,这个行为本身很值得深思。
为什么这位家长要这么做...

忽悠了几代中国人的十大俗话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俗话说“是药均有三分毒”;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俗话:“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俗话它通俗易懂,不知什么时候形成,但影响广泛,深入人心,中国人从小就在这样的俗话氛围中耳濡目染,这样的俗话深入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我们思考的“定式”。讲道理,说服人,教育人的时候,我们总喜欢“引经据典”,以“俗话说得好”来加强自己的观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俗话与现实生活中的伦理和我们所倡导之风尚相驳,下面列举的十大俗话,就忽悠了几代中国人。   1、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下乌鸦一般黑,主张一竹桿打死一船人,一个活口儿也...

求职四大心理

同样都是大学毕业生,到就业市场应聘,为何有人马到成功,有人却屡试不第?这里有个“第一印象”问题。
  据心理专家介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鲇鱼效应、晕轮效应等,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只要求职者巧加利用,肯定会在第一时间里迸放光彩,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占得就业先机。求职者不妨一试。

  首因效应:穿着张扬让人惊

  案例:小杨是工科名校毕业生,专业对路、成绩优良,在厚厚的应聘材料中脱颖而出,入列预选名单。但她面试时,穿着过于新潮:鲜艳的短上衣、破旧的低腰裤,很夸张地戴着热带风情的大耳环,一进门就让由高级工程师组成的考官们一愣,考官们没问几个问题,...

招聘面试当中面试官的问题

  对于招聘面试,无论是有过应聘经历的员工还是经常作为面试官的经理人,都会有太多的感慨。员工感慨的是,参加很多的企业面试经常会有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发生,明明比另一个人更强些,但最终录取的是别人。而经理们感慨的是:为什么每次千辛万苦地从一大堆应聘者中选拔出的合格者中总有几个连试用期都无法通过就必须被淘汰掉,同时,又恍惚觉得那些没有通过面试的应聘者中还有更合适的人选没有被发掘出来。酒店人才招聘
   一、不专业面试官的提问毫无章法
  企业招聘面试中对被面试者提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多,这是企业中从事招聘面试工作人员的专业度不够的明显体现。
  (一)重复提问
  ...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