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恐惧的心理动力学分析(上)

    
精神分析治疗神经症技能培训 第二十二课:恐惧症的心理分析与治疗            1 恐惧情绪的处理     2 恐惧的防御分析     3 恐惧的动力分析                   恐惧症个案治疗时间的长短和效果,是视其恐惧的性质、程度以及个体的基础情况(如人格素质、领悟力、经济力等)而不同。一个较完整的疗程包括三个阶段:直面——恐惧症状、与症状相关的对应模式;解析——恐惧的深层原由;再直面,即容纳——恐惧所指的实相。     考虑是否将恐惧作为症候处理?     1,恐惧情绪的处理     我们知道,作为引发紧张的情绪,恐惧症一般具有较固定的恐惧对象,而焦虑症却没有。所以,一个人的恐惧达到恐惧症之程度,必然有其粘附着的恐惧之物,随时诱发他恐惧。过激的恐惧情绪本身,会妨碍人正常地思维。所以面对恐惧症患者,初期是要考虑对恐惧情绪的处理。     目标任务:直面症状,改善对症状的排斥态度。     所有手段性的认知行为疗法,对缓解症状是有效的,包括抗焦虑xing药物。如:     •在重度恐惧下,可用阿普唑仑等抗焦虑药物作为辅助治疗,以控制过度紧张的情绪。恐惧情绪程度的判断,可籍现实功能的影响度、睡眠情况、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试为依据。     •在受恐惧情绪控制期间,可通过躯体疗法——如自体疗法、音乐或舞蹈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呼吸放松疗法等,以达到情绪的释放。     •在冥想放松的背景下,通过...

▼ "熊玲:恐惧的心理动力学分析(上)" 的相关文章:

心灵成长障碍-强迫思维、社交恐惧症、身体障碍、敏感多疑自卑暴躁

一、咨询者情况        河南洛阳人,男,34岁,16岁时出现社交恐惧,影响了自我心灵的统一;高三时辍学在家不敢出门,在家里呆了五年不得已的情况下进入社会工作,工作中因社交恐惧症变得更加敏感多疑自卑暴躁,引起了身体障碍,全身紧绷无法放松,内心焦虑压抑;持续了十多年症状已经稳固了下来,参加过中医治疗、西药治疗和一般性的心理咨询治疗,效果不明显;苏老师用了系统的外在思维模式课程和内在心灵疏导提升课程进行引导,三个半月后心理障碍基本得到控制,但身体还有有些紧绷;后期再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身心训练才得以基本康复。 二、咨询者自述  ...

典型神经症心灵成长障碍心理治疗康复案例-本性性格被压抑隔离-异性视线恐惧症-心灵压抑退缩逃避愚笨教条

心灵成长障碍心理治疗康复案例——自我和合心理系统: 一、咨询者情况简介        咨询者,男,25岁,未婚;因工作中总是放不开自己,害怕与人深入交流,与人在一起时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头脑总是空白的,很自卑压抑,最近刚升为组长,管理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总觉得自己管理不了,怕说错话被他们嘲笑,所以每天畏首畏尾的,眼神表情很不自然,总是蹦的很紧,焦虑恐慌不适而主动参加咨询治疗。咨询者在初中时,家里从农村搬到县城,因成绩一般又不合群,总是受到几个同学的欺负,慢慢的开始害怕去学校,上课无法集中精力,成绩一直不好,父母也不能理解,经常骂他不争...

社交恐惧症-对视恐惧症-抑郁症-康复案例

一 、咨询者情况介绍

咨询者,男,22岁,大三,因社交恐惧和抑郁等原因休学在家四个月。咨询者家庭条件较好,但性格比较偏执敏感,脾气暴躁,说话很直接,不愿意服输;初中的时候和班里的一个男同学打架,由于对方的亲戚在学校教书,所以他被严厉批评,并通告全校;咨询者感觉很丢脸,很气愤,但“无处伸冤”,也不愿意告诉父母,就一直压抑着自己。后来,一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偶尔会拿他的例子教育学生,他气愤不过去找一个老师理论,结果又一次被批评,很多老师和同班同学都开始疏远他,其他班的同学在路上也对他指指点点的;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咨询者成绩下滑,情绪低落,觉得自己很无能,总觉得不公平,心理很愤恨。高中的时...

恐惧症临床表现分为哪些类型-青岛保障基地医院

    恐惧症临床表现分为哪些类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患有恐惧症的人群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是因为某些事物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紧张、害怕情绪造成的,比如说黑暗、高度、动物、植物等,而这些情绪不断放大,就是恐惧症产生的根源了。恐惧症的类型繁多,下面是我院贾晓强主任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恐惧症临床表现症状,以便大家对恐惧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恐惧症临床表现分为哪些类型

  一、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包括除了某些特别熟悉的亲友之外所有的人。


  二、广场恐怖症,它最初用来...

学生社交恐惧症是可以治愈的-异性对视恐惧症-余光视线恐惧强迫症-润轩心理通过改变思维模式心灵成长治愈社恐

一、咨询者情况介绍 咨询者,女,18岁,高三复读。咨询者家境普通,从小敏感多疑,自尊心很强,个性略显偏执,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和否定;初二之前学习较好,比较自信开朗,父母对其寄予很大的期望,升初三时父母把她转入一所更好的中学,因没有很好的适应新环境,引发了对视恐惧和异性恐惧。咨询者课堂上害怕与老师对视,被别人注视时会很紧张担心,回答问题时紧张发抖,对视线里面的人很敏感,不敢抬头去看别人,容易脸红,经常不自觉想一些自认为不健康的事情,特别是在异性面前;平常走在路上看到同学都很紧张,感觉自己的表情很不自然,有时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说什么;在家里也会有症状,对父母的目光也会逃避,和亲戚朋友一...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